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在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历史自信做出一系列主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再次号召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提高理论修养,坚定历史自信。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理论素养强不强,不仅是党员干部自己的事情,也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要抓好“四史”学习教育,指引广大党员干部从中补充精神之钙,强固思想之基,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把握发展规律,增强历史主动。“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早在春秋时期,先人就已经懂得了顺势、乘势的智慧。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深刻认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关乎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把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传承好、遵循好、发扬好,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凝聚奋斗力量,扛起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不忘初心”,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扛起历史重任,必将面对惊涛骇浪。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安凯乡人民政府 陈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