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积极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群众监督作为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对于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要提高党员干部对群众监督的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党员领导干部务必正确对待群众监督,增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意识,养成在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工作、生活的习惯;充分认清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天经地义;充分认清强化群众监督,既是对一名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 也是关心爱护, 从而增强接受群众监督的自觉性,诚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群众批评监督,对人民群众监督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监督热情。要多举措、多形式、多角度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群众监督创造良好条件,激发群众监督热情。对干部选拔、重大决策、工作过程等党务政务信息,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热点难点问题,应最大限度地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群众参与,欢迎群众批评。要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保护和激发群众监督热情,加强对监督者的保护,解除其后顾之忧;对监督有功的给予奖励,对监督保障不力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让广大群众敢于监督、乐于监督、善于监督。
要大胆创新群众监督的方法途径。要创新监督方式手段,促进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有机融合、精准高效。一方面要巩固好传统“阵地”,诸如意见箱、举报箱、举报电话、领导接待日、群众听证会、民主座谈会,以及民政、信访、纪检监察部门受理群众上访案件等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窗口等形式,保持和扩大与人民群众交流对话窗口;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自媒体愈加丰富,要做到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民意交流平台、网络举报平台,方便人民群众网上投诉、评价,进一步打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监督”新模式,让群众监督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四川省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江油分中心 郑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