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重要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最大发展中国家,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进入现代化,难度可见一斑。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务实、长远的战略角度思考问题。党中央提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保护耕地的同时,要抵制“舌尖上的浪费”,积极开展“光盘行动”。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教育强国”,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人才强国。
我们的现代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说,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目前,浙江省正先行先试,为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探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强调干部要掌握基层调研这个“基本功”,要始终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毫不妥协的斗争。要常到基层考察,到群众中,拉家常,问冷暖,切实根据地方乡风民情发展地方经济。
中国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四个自信”,保障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我国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实现复工复产,引领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中国“动态清零”总方针,将中国的感染率和病亡率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使得中国有更大底气和能力战胜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中国“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妥善解决各项国内外争端。与国内外反对势力的斗争,不断警示我们要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同时,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正确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要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长龙镇人民政府 邱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