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101次,今年是建党101周年,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向全世界阐明,建党是为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我们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掀起浪潮,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有力的践行,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有力的保障。
(一)打好绿色工业、现代农业两张“名牌”
近年来我国多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空间资源,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新型农业示范区,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为重点,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入网追溯,全面建成绿色高质现代化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建设现代化农村,发挥绿色工业带动,抢抓机遇,以“百千万”美丽乡村示范工程为抓手,做好产城有机结合,全力打造“绿色”工业小镇建设。
(二)打好产业示范基地“底牌”
全面推行“产业+基地+支部”发展模式,为就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提创收。建设现代化农村,就要依托各地走在世界前列的现代农业企业来带动,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群众意识的转变,培养新型农业农民,为建设现代化农村打下人才基础。
(三)打好集体经济“好牌”
通过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村富起来,人民富起来。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村施策,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做好产业融合、注入人才动力,把集体的“蛋糕”做大,提升乡村振兴经济质效。集中力量不断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子,为建设现代化农村打下经济基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云南省砚山县委组织部 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