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思想博大、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回望新时代的十年,是砥砺初心使命的十年,是真抓实干的十年,亦是勇于自我革命的十年。十年之变,变的是发展指数、幸福指数,不变的是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醒目鲜明,贯穿始终,“人民情怀”直抵人心。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望闻问切”四诊法,厚植为民情怀。
“望”民情,秉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的信念观基层风貌。基层青年干部要做到“三望”,把民情“望”清楚,做到“心知肚明”。群众“面貌”。走进田间小院、群众家中,留心观察群众的衣食住行、精神面貌、家庭构成等情况,从直观上了解民情。基层面貌。坚持用脚步丈量大地,走遍全乡72个自然村96个村小组,观察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文习俗等情况。观察全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交通短板、通讯、水利、人居环境短板,特别是做好监测户114户425人中在监测的21户69人的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2022年全乡1063户4529人脱贫户无一返贫、无新增卡户,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闻”民声,树牢“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导向察百姓需要。“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俯下身子,经常“身入”基层一线听民声,了解百姓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诉求问题,用心写在纸上、装进心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针对全乡仍有26个自然村92公里进村道路未硬化等基础设施突出短板问题,“身入”一线聚民智,通过座谈会、民情走访、等方式,采取“群众自筹+政府支持+上级扶持”的方式,积极与相关部门请示汇报,不断补足短板,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通讯不稳定等问题。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问”民意,坚定“智者尽言,国家之利”的立场纳民间良方。“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要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视“人民群众”为阅卷者,让广大干部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答卷意识。以召开“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2022年持续推动斗南村、巨美村、阿吉村召开干部规划家乡动员会,并开展村级走访,完成规划草案编制工作,努力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更多“接地气”“冒热气”的民智民慧与创造伟力,切实把群众观点、人民立场扎根在头脑深处、落实到阿舍发展的具体行动中。
“切”民忧,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解群众难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干部要把民生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掌握“切”的技能,切中要害、切准命脉,进而对症下药。要通过“把脉”的过程,把“望”“闻”“问”三个步骤获取的相关信息结合起来考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措施“切”实可行。结合全乡实际,持续加大鲁都克中寨、西北冲新寨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投入力度,围绕全乡“一果一花一叶一草场”产业格局,充分利用东部支援力量,引进龙头企业壮大市场经营主体促“造血”,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发展壮大苹果、万寿菊等高原优势特色产业,助农持续稳定增收。
我们党用一百多年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情怀”。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我将无我”的担当和“不负人民”的情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云南省砚山县委组织部 普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