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我们近十年来的伟大成就,也对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笔者认为要注重用方言讲出“土味”、善创新讲出“鲜味”、融入群众讲出“甜味”,让宣讲事半功倍。
用好方言“少语”,宣讲有“土味”更接地气。云南是具有26个少数民族的省份,各地区都具有特色方言。在宣讲理论的过程中,要突破语言的限制,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词语转为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土味”语句,让群众更好的学习报告精神;在少数民族村寨要发挥少数民族讲师的特点,用少数民族语言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传至村寨山林间,增强群众学习的主动性。
善于创新,让宣讲内容带有“鲜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提到的“民为邦本”“讲信修睦”“任人唯贤”等古语,其背后都有经典故事,在宣讲过程中可以创新形式,结合故事开展宣讲,增加群众对“二十大”报告的理解和认识,加深群众对报告的记忆。
融入群众,让宣讲内容带有“甜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群众,其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掷地有声,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帮助,面对群众,我们要多些鼓励、多些认可、多些赞扬,让群众在“二十大”报告中看到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奋斗的身影,看到无数中国人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的合力,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内心的自豪感,增强人民群众奋斗的热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书写好属于人民群众的篇章。(云南省砚山县委组织部 苏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