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社会治理更是国家平安稳定的基石,基层干部要提升脚力、眼力、脚力,借三力画出和合善治“同心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基层治理工作队伍,筑牢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根基。
勤用脚力,投身社会治理的“大熔炉”
脚力,顾名思义是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矛盾中去,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唯物史观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实地调查是化解基层矛盾的重要增长点,“练好调查基本功”,必须勤用脚力在方式上实现从“闭门造车” 到“解剖麻雀”的转变。习总书记多次对基层工作人员加强调查研究提出要求,要求转作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只有在社会群众“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在社会治理“大熔炉”里经磨砺、受锤炼,基层治理工作者才能洗尽铅华、褪尽浮尘,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作风上成熟起来,画好和合善治“同心圆”第一笔。
锻炼眼力,练就洞察世事的“火眼金睛”
眼力,就是基层工作者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是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功。面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矛盾纠纷,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洞察本质,从众说纷纭的争议中明辨是非,从快速变化的实际中把握规律,使基层治理工作始终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进程、推动时代发展。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炼就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火眼金睛”,倾听各方观点,在交换、比较、反复中不断深化认识,进而作出正确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画好和合善治“同心圆”第二笔。
增强脑力,锻造履职本领的“金刚钻”
脑力,是基层治理干部思想水平、政治水平、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三力”中居于统领地位,为基层治理行动提供“指南针”。面对“大熔炉”中用“火眼金睛”发现矛盾化解工作结构松散、交流不畅等问题,三门县浦坝港镇发挥创新精神,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四清三化”工作机制,即矛盾纠纷底数清、积案清、动态清、责任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清单化、调解程序流程化、调解组织区域化。建好“一张网络”、紧抓“两张清单”、严把“三道关口”,完善区域化立体调解体系,画好和合善治“同心圆”第三笔。(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浦坝港镇“后浪信息小锋队” 徐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