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自当坚持“利民为本”学报告践初心,以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新发展新变化新成效,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持续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坚持“利民为本”体谅民之不易,用心为民造福。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普遍认为老百姓在党员干部在面前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自己可不能这么想,更不能这么干。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有幸站到当前这个岗位上,并不代表自己就一定比别人高人一等,就可以对群众颐指气使、或者在群众面前耀武扬威,而是要永远铭记人民群众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始终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更好地服务群众、为民造福,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利民为本”体悟民之心事,用情为民造福。现实生活中,一般群众找到党员干部反映困难、讲理说事儿,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操心事、烦心事,或因灾因病等导致日子过不下去,或有关合法权利没有得到及时完全兑现,或是申请各类政策性事务时符合条件、却因诸如吃拿卡要等原因被拒之门外,甚至有的像“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等等。广大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体会了解群众遇到的“艰难困苦”,通过走心的换位思考、体会、了解,才能对群众事上心。该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该协调解决的帮着协调解决,即使是不能解决协调的,也要及时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及时的答复和解释,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为民服务解难题。
坚持“利民为本”体会民之无奈,用力为民造福。现实生活中,群众找到党组织或党员干部办事,大多是带有无奈的感情和情绪来的。有时候会因个人生活极端困难,感觉前途一片渺茫看不到新希望,而感到迷茫和痛苦;有时候也会因自己办事不顺,感觉各种阻力和困难重重,从而感到无比着急甚至愤怒,等等。如果没有群众“心情”般的换位思考,对待群众冷冰冰地例行公事,也就有“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之嫌,也只会把群众工作当成“负担”、把群众的事看成“累赘”,为民服务解难题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的言行要不得、更不可取。广大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务必要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体会体味一番群众那种无奈心情,对群众始终保持态度平和、言语亲切,真正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儿上,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委组织部 黄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