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夯实“同心同德”“ 求同存异”“ 同力同为”三大基础,深根固柢,才有可能建起“共同体”之厦,追逐“共同”之梦。
夯实“同心同德”之基,风正扬帆好启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同德”,一起呵护人类“共存”的地球家园;坚持“休戚与共”,树立世界“共荣”的发展理念;坚持“风雨同舟”,克服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实现“共同”的愿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是前提,只有同心同德才能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把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来,同逐“共同”之梦。如果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其结果必然是封上了别人的门,也堵上了自己的路;“吹灭了别人的灯,也烧掉了自己的胡子”。
夯实“求同存异”之基,凝聚共识谋发展。“ 求同存异”是中国哲学最核心的理念之一。世界万物,百态千姿,如果不能做到“ 求同存异”,世界将不复存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由于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内涵等的差异,世界各国之间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只要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和“宰相肚里能撑船 ”的胸怀,“求大同、存小异”,一切困难和分歧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当各国利益高度融合时,唯有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抱团取暖,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巩固自身发展根基,产生互相合作的动力,就有希望获得“双赢”。
夯实“同力同为”之基,齐心协力创未来。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应坚持“同力同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新型合作关系,建立全球“共赢”的合作机制。在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同力同为,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如果袖手旁观或落井下石,甚至拿自己的臆想恶意攻击、污名化他国,不但不可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将问题和矛盾激化。唯有同力同为,抱团取暖,齐心协力,才能巩固自身发展根基,促进全人类福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让“梦想”成为现实。(明鸣 四川省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