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静心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我深刻体悟到一个大党大国领袖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夙夜在公的精神风范、勇于担当的政治魄力、驾驭全局的高超智慧以及丹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筑牢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政治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我结合实际工作,围绕“学、思、践、悟”交流四方面体会。
一、学问思辨
认认真真学,原文原著是基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全书分为21个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等109篇文章,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该书内容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处处蕴含着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等哲学智慧,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中能够找到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成功的“思想之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需要我们坐下身、静下心、沉下神,认认真真学、认认真真领会,用心用情体会这部重要著作中蕴含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卓越政治智慧、强烈历史担当、顽强意志品质,从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忠诚上。
二、思深忧远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旗帜鲜明地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因此,我们要主动思考、系统思维,将相关理论内涵活学活用,内化于心,走深走实。要把学习贯彻第四卷同学习贯彻第一、二、三卷和总书记对浙江、对杭州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读原著、学原文、知原义,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准确把握本街道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跳出留下看留下,跳出西湖看西湖,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局,以“五个留下”助力西湖继续领跑全市全省,持续提升城乡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水平。
三、践冰履炭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当前,改革发展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已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的要求,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面上抓人促事,刀刃向内提升效能、提高绩效、注重规范,点上专项延伸,深入开展专项动态监督特别是服务项目、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监督,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四、悟深通达
悟深悟透,悟是落脚。最近一段时间,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系列创意互动特稿《这十年》,重温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结合近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学习,我深刻感悟到,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接下来,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胸怀“国之大者”,在为民服务、为企服务中长见识、增才干,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做到既为留下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周月仙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