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吃苦耐劳精神永远不能丢

2022-07-08 10:08:47 | 来源: 中廉在线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两个务必”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艰苦奋斗,通俗的讲就是能吃苦、肯实干,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可以理解为保持吃苦耐劳精神。困难时期提倡吃苦耐劳,新形势下更要保持吃苦耐劳精神。永远保持吃苦耐劳精神,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都是一道弘扬优良作风,坚持自我革命的终身课题,必须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吃苦耐劳精神在思想中扎根,始终坚守初心、知责尽责。战争年代,吃苦耐劳精神主要表现为冲锋陷阵,勇敢杀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改革开放时期主要表现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多体现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上,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上,舍身忘我、默默无闻的奉献态度上,顽强不屈、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上。当下,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吃苦精神“过时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是困难时期的要求,是“小事情”,吃点、喝点、玩点无碍大局,没有必要看那么重、管那么严。这些都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表现。无论何时何地,吃苦耐劳精神都不能丢。吃苦耐劳精神一丢,就会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长蔓延。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吃苦精神”,主动“自找苦吃”,做到思想上艰苦,工作上刻苦,生活上清苦,才能不断磨砺自我、提升自我,增强本领、陶冶情操,成长成才。

吃苦耐劳精神在行动上落实,始终常在状态、苦干实干。吃苦耐劳、拼搏奉献、常在状态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优良品质之一。现实中,大凡受到领导重视、得到同事尊重、在事业上有大发展的,莫不是那些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苦干者。很多优秀干部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证明,年轻时的汗水都不会白流,苦头都不会白受。年轻干部由于年纪轻、学历高等因素,在单位往往苦活儿、急活儿、累活儿多,加班加点多,的确比较“苦”。但是,只有能吃苦,吃得起苦,才能得到锻炼,才能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越是境遇不好、条件艰苦,越是要保持“明志苦干”作风,越是要顽强的去闯、去拼、去突破,把在艰难困苦中磨练当成一种难得的人生旅程,把为民排忧解难当成享受,把不懈奋斗定格为人生总基调。沉下心来,从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干起;扎扎实实,从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上做起,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坚持下去,必会大受其益,收获颇丰。

吃苦耐劳精神在作风上体现始终恪守底线、廉洁奉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重点在能吃苦。能吃苦不是要大家过“吃不好、穿不暖”的苦日子,而是要求每名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勤俭修身,不铺张、不浪费、不奢靡,不惑于灯红酒绿、不迷于声色犬马、不计于个人得失,多比贡献、少比享乐,多比绩效、少比待遇,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为一种政治品德来传承,作为一种党性修养来坚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倡导,自觉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传人。恪守纪律、作风的“红线”,时刻防止“贪欲缠身”“权力寻租”,时刻警惕“感情投资”“钱色公关”,自觉净化“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真正把好金钱关、名利关、美色关,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明鸣 四川省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任编辑:一鸣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