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第7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政策惠“农”。“乡亲们在生产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党和政府要继续帮助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经过全党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当前,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要确保在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一方面要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道路改造等涉农项目建设和乡村公益岗位,为脱贫边缘户家庭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优化乡镇企业发展环境,在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优化、政治荣誉激励等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引导能人创业、群众就业、脱贫置业。“带领人民群众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用不懈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产业助“农”。“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通过土地流转形成农村土地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对农民专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在稳住农业基本盘这一根本基础上,各地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建立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链,让农民在家就业、就地挣钱。发展产业,需要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鼓励、引导各方面人才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流动,选派大批青年干部和高校毕业生深入到人民生产、生活中,造就一批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和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用新科技、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兴“农”。“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依靠现代科技力量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开发、利用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来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展农副产品的销售市场。“依靠科技进步,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通过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依靠大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使科研创新成果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王帅 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