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于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会见会议代表,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信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问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信访工作是连接百姓与党和政府的“连心桥”,基层干部应在信访工作中“望闻问切”,答好新时代的“信访答卷”。
“望”民心所向,防微杜渐治好“小问题”。“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信访工作亦是如此,在日常工作中,信访干部要坚持事无巨细,将群众提出的“小问题”当作“大问题”一样对待,瞄准问题“靶心”,在问题出现初期及时处理,做到“未访先防、初访防变”,以“不怕万无一失,就怕一失万无”的精神开展工作,认真处理每一件“小信访件”,提升工作主动性,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
“闻”群众呼声,心中有数查明“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想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得做到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传承党的群众路线,通过与群众“摆龙门阵”、“上山下田”将群众反应的信访问题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抓住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点”,以便在后续工作中能够有做到有的放矢。
“问”急难愁盼,贴近群众解决“真困难”。基层信访干部既在基层,更应明确自己深入基层的真正意义,在开展信访工作时,应怀着“小学生”的态度,积极联系群众,“问”出群众的急难愁盼,提问时应避免“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细心了解群众的问题所在,真正明确群众的需求,只有明确要求,才能更好地开展信访工作。心怀“孺子牛”精神,积极投身群众急难愁盼中,真蹲苗,蹲好苗,在基层与群众以心换心,解决群众的“真困难”,争做群众心中的靠谱干部。
“切”紧抓落实,真抓实干啃下“硬骨头”。“千险万险,尽心尽责就不惧任何风险;大计小计,人人有责是最佳破题之计”,面对部分难度较大的信访工作时,基层干部也应“迎难而上”,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责任意识主动推进信访工作推进。明确信访工作最重要的是“解决”群众的问题,而非“解释”群众的问题,处理问题时应注重办事的方法和效率,虚心向老前辈请教,争取出实招、出硬招、求实效,以真抓实干啃下信访问题的“硬骨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山下乡人民政府 李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