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栏,全面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10年来考察调研的足迹。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从山野农村到城市街道,从晨曦初露到月明星稀,总书记一路走来的深刻足迹,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信仰一次次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仰望天空,更要脚踏实地,要在不懈奋斗和拼搏的人生路上,从“上中下”中汲取奋进力量。
头上有青天,就要志存高远,一身浩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黄兴等高举革命大旗,手擎希望的火把,怀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志向,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用自己的生命绽放出革命的芳华;战争时期,董存瑞、刘胡兰等共产党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用高远志向来导航人生之路、打亮事业之窗,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怀大志,怀大局,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
心中有信念,就要坚守初心,满心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80后”扶贫干部邱军,在距离挂职期满还有最后40天的时候,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明年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纸条上这些歪歪扭扭的字,成了他留给这世间最后的嘱托;第九号台风“卢碧”来袭,冲在抢险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孙丽美突然被洪水卷到涵洞里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孙丽美对来救她的同事大喊:“不要下来,不要下来!”没来得及留下更多的话语,洪水就没过了她的头顶……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他们用这份奋不顾身拼搏的赤诚,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全都洒到了脚下这片多情的土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之心,将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为老百姓点亮幸福明灯。
脚下有土地,就要脚踏实地,坚毅前行。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作为党员干部要清醒的认识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态度,更是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素。梦想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唯有依靠我们的双手去劳动,才能创造人类的幸福,才能实现伟大的梦想,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韧不拔沉下心来抓学习、心无旁骛干工作;要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清醒自觉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现自身价值,在具体的实践中,平心静气的对待琐事、急事,凝心静气面对大事、难事,磨练意志、砥砺作风,做到失意不失志,得意不忘形,练就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品德,这样才能不辜负青春、不辜负自己的选择。(中共四平市梨树县委组织部 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