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色,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打下的江山底色。今天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回顾革命路程,以史昨鉴可以知得失,从历史的角度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致胜法宝。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实践中孕育和科学观念、精神指引、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红色基因与中国共产党血脉是溶为一体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那么坚持党的领导和传承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强根铸魂的根本,是促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推手,是中国前进方向中的启明星。
二、立德树人为本, 扎根中国大地
对于学生而言,除了文化学习之外,品德的培养和塑造也是重中之重,品德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将会是一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终生成就有多高。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一同努力,一是学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利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影响学生,可以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加强学校马院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培育学科重点扶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二是要发挥党建的作用,深化团学组织改革,在社会实践中构建更“生动”的思政课,开展多系列的思政活动,完善思政教育体系。
三、提升自身能力,勇当改制先锋
中国现在虽然是教育大国,但还远不是教育强国,教育的现状还不容乐观,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就需要中国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改革。要进行改革首先就要进行学习,利用理论指导实践。一是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二是青年教师要主动学习国际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努力把高校建设成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三是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人民政府 彭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