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多地局部聚集性疫情的扩散蔓延,基层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正经受一场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标准高的战役“大考”。
战之有道,方能克敌制胜。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不仅要练好硬实力,更要在基层防控体系的组织力、协调力、持久力上下功夫,持续提升基层“战疫力”。
把握好监管责任与属地责任的关系,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众多,流程繁杂,只有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才能形成联防联控、群策群力的强大合力。为此,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厘清理顺监管部门、医疗机构、属地乡镇(街道)的权属责任,聚力打通从人员摸排、转运隔离到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环节的运转“梗阻”、交接“空挡”。要强化卫健部门的监管职责,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补齐配强医护人员、医疗物资及能力储备,推动人员技术力量全面下沉,为织密基层防疫体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避免部门专属责任缺失。基层要坚决扛起属地主体责任,层层压实责任,量化工作清单,广泛发动党员干部、村社干部、医护人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推动防控政策落地贯通。
把握好考核奖励与失职问责的关系,形成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干事导向。考核奖励与失职问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把握好节奏与力度,才能使用得宜、精准发力。近来,部分地区持续加强疫情防控督查力度,以每日督查推动工作落实,然而一旦发力多度,极易让“多干者”吃亏、“少干者”得益,陷入“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怪圈,挫伤基层干事积极性。为此,要强化考核结果的正向激励,推动荣誉表彰、奖金奖励更多倾斜基层,提升基层单位的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将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担当作为纳入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的评价标准,让实干者受惠、有为者有位。要慎用干部追责惩戒,建立疫情防控容错纠错机制,针对因政策清晰低度、操作经验不足、工作量过重等情形产生的问题予以适当减轻或免除责任,真正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
把握好力量加强与人员轮转的关系,形成力度不减、干劲不松的发展动能。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需要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尽快清零见底;疫情防控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站在关键时期,如果基层力量不足,防疫干部长期高负荷工作,极易产生工作疲态,导致基层不堪其重;如果用力过猛过久,持久战极易演变为疲劳战、消耗战,无形中会损害基层战斗力。为此,要持续做好迎战作战准备,全力做好应急防控预案和技术能力储备,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和业务培训,选优补强防控人员力量,构建一支会吃苦、肯干事、能战斗的基层队伍。要推进防控一线干部的轮休轮转,尤其是“吃劲”岗位、“负重”岗位,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员轮转制度,关心关爱防疫干部的身心健康,避免以事缚人、苦乐不均,让政策执行更有温度,让防疫干部安心干事。(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委组织部 郑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