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022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要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谋划推进工作,用好“三个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找准“出发点”,大干好事实事。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因此,出发点就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方向。只有明确了出发点,才能明晰攻坚克难的主方向,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攻城拔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认真聚焦“急难急盼”,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基层群众,以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勇气,以滴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积极大干群众好事实事。
瞄准“着力点”,把牢政治方向。“群众下班、干部上班”,办好群众的事,不仅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也需要转变思路,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着力点就是要把牢政治方向,有了方向突破口,就要吹响攻坚克难的冲锋号,打开担当实干的总开关,拿出真功夫,打好合力攻坚战。党员领导干部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聚焦民生实事短板弱项、直面差距,抓住民生实事问题的“牛鼻子”,想出“金点子”,拿出“好招数”,扬鞭奋蹄、奋起直追,树立担当实干的鲜明导向,大力发扬只争朝夕、闻鸡起舞的拼搏精神,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把好关、开好局。
明确“落脚点,提升工作质量。落脚点就是落脚之处,也指目的、目的地。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把信念修养放在第一位,而新时代的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勤修信念功的落脚点就是要干实事和求实效。“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共产党员应该是注重实际的模范。在乡村振兴开新局上,“年轻干部要坚持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信念修养和党性锻炼的最终目标”,要能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切实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务求实实在在做事,杜绝“空喊口号”、“空中楼阁”,做到有始有终。俗话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确落脚点,立足新时代,聚焦新需求,推动新发展,在奋进新征程中踔厉奋发、担当实干、攻坚克难,凝心聚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杨波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