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各民族团结就是最美妙的音符。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翻开历史这幅画卷,我们灿烂悠久的文化是各民族一起创造的,广阔的疆土是各民族一起开拓的,伟大的中国精神是各民族铸就的。正是因为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风雨中挺起中国脊梁,战洪水、斗风雪、防非典、抗地震、解危机,在艰难中磨砺成长,走向强大。
各民族齐心就是最动听的乐章。习近平: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这段话出自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都有飞速发展,“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神州”飞天,一批批国之重器纷纷亮相都是各民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生动体现。
各民族互助就是最悦耳的声音。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友善与爱心使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害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害无情人有情,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吉林省中共双辽市委组织部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