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始终坚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是激发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精神文明、怎样建设精神文明”等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重大课题,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于乡村而言,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题中之义。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乡村振兴。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面向未来,要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新挑战,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难题,更加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个引领方向的指南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始终,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沟通联系,形成部门联动、多方协同、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举思想旗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聚焦主题主线,营造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结合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作用,创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传宣讲。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保护地方特色文化遗产,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滋养精神根脉,引领社会风尚。全面做好新时代传播工作,推动内容、形式、手段等多方面全方位创新,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传播效果,讲好中国故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高,在民主、法治、环境等方面要求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加,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制约这一需求的满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把解决突出问题、办好为民实事作为创建的重中之重。推动创建工作融入日常、落在平常,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效果和实惠,注重提质增效,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满足人民在社会建设各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总体进步。(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紫帽镇政府 黄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