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漫卷书香迎面而来。从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前往上海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2020年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追忆历史到展望未来,从坚定信念到厚积薄发,不断鼓舞着无数热血青年续写青春华章。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基层选调生,更应该牢记初心,坚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和毅力,牢牢扎根基层,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真正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扎实信念之“土”。始终将初心和使命作为共产党人永葆“赶考”态度的“保鲜剂”,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时,仍然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作为年轻干部,不仅要将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作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还要在未知的“大考”、“小考”中践行初心与使命。
增强理论之“光”。强化“首位意识”,坚持学在前列,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等学习任务作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理解其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深切感受其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能力和工作水平,更加自觉地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学习新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灌溉实践之“水”。做到学思悟践,知行合一坚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坚决抵制进了机关单位就进了“保险箱”的思想。只有将书本知识与群众实践相结合,才能把书里的““水分”“挤掉,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干货”。“实践出真知”,要想真正弄懂弄透理论和思想,不仅仅只限于听讲,而是应“起而行之”,只有身处具体情境中,到基层一线去,才能发现工作的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深刻领会理论和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真正利用理论和思想武装头脑,激发创造力。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青年一代只有根植信念,不忘初心,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拓展创新发展思路来武装自己,才能稳步应对未知“挑战”,才能在困难危机时刻、国家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侯临危不惧,自觉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沖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岩山镇人民政府 郭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