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科技教育 > 正文

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2023-09-14 09:11:44 | 来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交通运输局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链路中,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强国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一是要以德树人,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二是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三是要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建立以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德为先的各类人才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

在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持续松绑减负,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计划和调节作用,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顺畅有序流动是激发创业兴国活力的重要保障,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在承担科技创新人才主体责任的同时,企业也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帮助他们及时积累更新知识,规划发展路径,提升能力和效率,增强责任感和忠诚度,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重视,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人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能所在。打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环境,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力。(霍力伟)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