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调查研究上找准“着力点”。学习研究村情民意,明确工作思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做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同时,要努力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的理念思路、务实的工作作风、超前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自我革命精神,做到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要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和“五大振兴”路径,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原则,了解环境、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进而形成工作思路和措施,努力改变环境、创新发展。
二是找准锤炼过硬本领“着力点”。过硬本领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所在,也是基层干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要求。本领过硬,方能不断适应工作变化、不断推出强力举措,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广大基层干部要坚持拜群众为师学本领,抱着求学心态走到群众中,跟着他们爬山路、走泥坡、下田地、干农活,获取“活知识”、学习“真功夫”、掌握“硬本领”;要坚持实践磨练长本领,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到重大任务最前沿、到关键吃劲岗位去磨练,多经历“风吹雨打”,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要坚持学干结合强本领,在基层课堂中学,在基层实践中干,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本领,练就乡村振兴干事创业过硬本领。
三是在爱农情怀上“着力点”。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排头兵”。爱农,还要爱这里的事业。张养浩曾站在潼关上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嗟叹。的确,历史上政权如何更迭,盛世何时出现,乡村似乎永远都与时代慢半拍。如今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向第二个百年征程昂首阔步,亿万农民正如雏鸟嗷嗷待哺。作为基层干部,党和国家选择了我们,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有机会与亿万群众一起展开乡村振兴的宏辉画卷,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感到振奋,更应感到负重千钧。做好这项事业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基层干部的工作要求,更是我们每一个基层干部对时代、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吴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