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抓实干,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调查研究再实一分、服务群众再细一分、攻坚克难再深一分,让基层治理显真章。
调查研究再实一分,以求真务实让决策部署不走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深入调查研究是做好基层治理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深入调研,才能把握“真实情况”,挖掘“深层次问题”,从“了解表象”提升到“掌握本质”。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调查研究的韧劲和热情,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走进群众、走进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在系统了解社情民意和现实困难中下足“实”功夫,既掌握问题的“原貌”,更把握治理的“良方”,确保决策符合实际、部署贴近民心。要注重总结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经验和不足,以钉钉子精神有计划地持续调研、跟踪调研、补充调研、动态调研,从源头上确保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服务群众再细一分,以真心实意让民生工作不打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用心服务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根本目的,只有拿出换位思考、同理关怀的态度,方能发现民生“痛点”、解决群众“难点”。党员干部要增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治自觉,把自己当作服务群众的“勤务员”,把责任当成服务群众的“必答题”,把工作变成服务群众的“评判卷”,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的殷切期望,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标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效果,查一查服务意识强不强,看一看工作举措细不细,量一量解决问题实不实,问一问群众满意度高不高,仔细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找出来。要对民生实事清单主动开展经常性“回头看”,进一步聚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严防服务群众表面化、形式化。
攻坚克难再深一分,以担当作为让发展进程不停滞。基层治理是“抓落实”的一线阵地、最后一公里,解决问题的成效具有“千钧之力”的带动作用,其核心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树立公信力、提振精气神,以看得见的治理成果凝聚共识、激发活力。党员干部要下大气力破解“老大难”,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推进路径,明确时间节点,实行项目化管理、闭环式推进,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成效不显著不收兵。要织密制度“防护网”,把当前改和长远立统筹起来,打好综合施策和系统治理“组合拳”,对反复出现的顽症痼疾,加快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常态长效体系,推动基层治理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开门问策问需、下沉一线问计、实地走访问效,用好意见征集、满意度测评、民情恳谈会等方式,广泛汇集民智,让治理成效接受群众检验,以群众的笑脸作为评价标准,切实把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福祉,以治理效能提升凝聚人心、提振信心。(任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