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六月二十四过赛,山阴人的精神盛宴和狂欢季节!

2025-07-16 15:32:52 | 来源: 朔州市山阴县

时间的齿轮又转到了公元2025年的农历6月22日,和往年一样,每到这个时节,在山阴的不论大人小孩,都会心怀喜悦、奔走相告:过赛啦,过赛啦……!

农历六月二十四的“过赛”庙会是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当地延续了数百年的民俗盛典和文化物资交流大会。这一活动融合了宗教祭祀、民间艺术与生活狂欢因素,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痴情坚守,也是一方百姓情感的释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关于山阴县六月二十四过赛的起源,当地流传着多个版本,其中“龙王祈雨”说最为盛行。相传明清时期,山阴县曾遭遇连年大旱,土地龟裂,百姓颗粒无收。就在绝望之际,有老者梦见东海龙王现身,言明六月二十四是龙王诞辰,若百姓诚心祭拜,便能求得甘霖普降。村民们欣喜若狂,依言在县城东门外修建龙王庙,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盛大祭祀,果然当天普降大雨。此后,逐渐成为习俗,每年此时的祭祀活动演变为当地的庙会,“过赛”之名也因“赛过天旱、赛出丰年”的寓意流传至今。

另有一说法与宋代杨家将有关。山阴县是杨家将戍边的重要区域,传说杨六郎曾在山阴广武城外大败辽军,当地百姓为纪念他的卓越功绩,将其获胜之日(六月二十四)定为庆典日,后与宗教活动相结合形成庙会。

旧时,过赛的核心是对龙王、关公等神灵的祭祀。清晨,村民们抬着神像从庙宇出发,进行“游街”仪式。神像由八抬大轿承载,轿身装饰着五彩绸缎和铜铃,行进时铃铛作响,寓意“神灵出行,庇佑四方”。沿途百姓会点燃柏枝,泼洒清水,孩童则手持自制的小彩旗跟随队伍,场面庄重而热闹。

祭祀仪式在庙宇前的广场举行,主祭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届时,他会诵读祭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带领村民跪拜上香。祭品以面食为主,如做成龙形、鱼形的“供馍”,既体现对神灵的敬畏,也蕴含着农耕文化中对丰收的期盼和希翼。

过赛的红火热闹离不开丰富的民间艺术表演,这也是吸引周边百姓前来的重要原因。

旧时的社火:踩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和当地的踢鼓拉花秧歌是必备项目。高跷表演者能做出“劈叉”“跳跃”等惊险动作,旱船则由女子扮演“船娘”,配合锣鼓声模拟行船姿态,生动有趣。

晋剧表演:庙会期间人们会早早地搭起临时戏台,邀请当地晋剧团演出《打金枝》《下河东》《窦娥冤》等传统经典剧目。戏台下挤满观众,老人摇着蒲扇,孩童趴在长辈肩头、坐在怀里,台上的动情精彩唱腔与台下的雷鸣般鼓掌声交织,不畏酷热,台上唱的认真,台下听的入迷,戏曲演唱可持续数日不休。

庙会也是一场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来自周边市县的商贩提前数日便在街道两侧搭建摊位,售卖农具、布匹、小吃等商品。山阴县的特色美食在庙会上尤为抢手,如黄米凉糕、油炸糕、羊杂割等,香气弥漫在街巷中,成为庙会独特的“味道记忆”。更有外地的大型马戏团嘉年华、海盗船、摩天飞椅、摩托赛车的激情入住,吸引着年轻人的青睐和游玩。

此外,庙会还 是亲友相聚、交流感情的绝好时机。其间,在外务工和求学的年轻人会特意返乡,带着礼品走亲访友;媒人则趁此良机也为适龄男女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庙会上的“相亲角”虽不正式,却也成就了不少美满姻缘。

在山阴县六月二十四的庙会上,还会举行一些具有当地特色活动。

“摸龙爪”:龙王庙内的龙王像前有一只铜制龙爪,传说触摸它能祛病消灾。祭祀结束后,百姓会排队触摸龙爪,尤其家中有病人或孩童的,会特意让孩子多摸几下,寄托着朴素的祈福心理。

放河灯:傍晚时分,人们会在桑干河支流投放河灯。河灯由纸糊成,内点蜡烛,顺流而下时如繁星点点。这一习俗既为纪念逝去的亲人,也寓意“送走灾祸,迎来吉祥”。

山阴六月二十四过赛庙会承载着当地的农耕文化记忆。祭祀龙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适应,商贸交流体现了乡村社会的经济互动和需求,而民间艺术则是百姓审美与情感的真情表达。在过去,交通不便的年代,庙会是村民难得的社交机会,维系着和睦的邻里关系与地域认同。

随着时代发展,庙会也在与时俱进。如今,庙会上除了传统项目,还增加了农产品展销、电商推广等现代元素,既保留了文化根脉,又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当地政府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记录传说、培训传承人等方式,让这一古老习俗在新时代继续焕发活力。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山阴县的街道上依旧锣鼓喧天,人头攒动。从白发老人到垂髫孩童,扶老携幼,每个人都满脸笑容、心怀喜悦,都能在这场盛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而“过赛”所蕴含的祈福、团聚、传承、休闲娱乐的意义,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参与中,成为山阴大地上不灭的文化印记,更像一坛陈年老酒,岁月沉淀越久,在山阴人的记忆中,散发的香气越浓,越醇,挥之不去!(宗飞  高华鹏)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