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楼塔镇乡村社区将以党建引领,用爱心暖意的服务为老人和孩子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幸福伞”,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幸福”。
“一老一小”工程是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蓝图中的一张新名片。专门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休闲、娱乐、医疗、健身等一体化功能的生活圈,为儿童提供生活照料、成长关怀、亲子互动、家庭权益维护等育儿服务体系,是一座专为“一老一小”建设的综合服务站,这也是打造具备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新型乡村功能单元的开始。
一老一小群体生活状况,不仅仅关系着乡村未来养老发展方向,也考验着我们是否有决心和能力能够真正实现老年人颐养天年,孩子快乐成长的美好愿景。
网格化居家养老。网格化乡村治理让居家养老服务更加贴心精细。成为居家服务志愿者的村内大龄待业在家妇女、卫生院的家庭签约医生,村两委村干部,三方力量通过网格化划定分管区域,志愿者们一对一上门为老人洗衣做饭聊天,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探望和体检,村干部会在老人生日之际送上蛋糕和慰问。我们让老人的的生活和精神得到极大关注和尊重,让他们不仅拥有小家的温馨,还拥有大家的关心和爱护。
适老化住宅改造。乡村在养老环境占有极大的优势,乡村远离城市喧嚣,环境优美,有条件的还可以在门口院子开垦一块地种种小菜,陶冶山水田园的情操。一方面,我们关注老人居家安全状态,针对老人生活环境做安全评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安装卫生间扶把手;易湿滑之处,铺上防滑地砖;定期派人上门检验电路,天然气阀门等存在安全隐患设备。尤其要关注独居、空巢、孤寡老人群体。另一方面,我们联合社会组织、慈善协会和乡贤力量积极筹备建设乡村老年公寓,向“城市综合养老体”、“15分钟生活圈”看齐,食堂,超市,活动室,医疗室一应俱全,全方位保障老人享受便捷高效、优质丰富的生活环境。
智慧化养老模式。这是一套与适老化住宅配套的数字智能养老系统。依托楼塔镇“美美大同”乡村数字治理平台,线上登录“美美大同”平台操作,线下在老人家中安装助老呼叫系统,助老呼叫系统类似医院的紧急呼叫铃。系统一端安装在老人家里,一端链接系统终端,一按按钮可直接与平台系统终端工作人员通话,在发生紧急情况可直接呼叫,也可在日常生活中预约相关生活居家服务,如订餐,拿快递,家电维修等。系统终端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在必要的时候,后台数据直接发送至老人子女、医疗站点、派出所系统,数据共享形成保障老人日常生活的坚固壁垒。
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所有家庭的希望。乡村社区对孩子们又有一些新探索。
我们拥有一间“太阳花”亲子小屋。双职工孩子在家无人看守,留守儿童的生活缺少照顾,上学孩子的课业需要辅导,假期生活空虚无聊,青少年叛逆期情绪得不到理解,家庭暴力之下的孩子得不到有效庇护。针对这些问题,亲子小屋引进专业育婴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开办学前托班、假日学校,心理咨询室,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防家暴小组等等。亲子小屋为孩子们解决乡村生活中的燃眉之急。
我们组建孩子成立乡村观察团,让孩子参与乡村社区治理 。结合孩子参与意愿、能力、方式,开展儿童参事议事训练营,初步设想利用激发意识、发现问题、能力提升、推动行动四个维度,采用游戏互动、情景模拟、环境调研、培训课堂、服务实践等形式去推动孩子们具体化的参与到村务治理中。在参与村务治理的同时,还可以建设友好文化,例如成立儿童友好公约、家庭友好公约等,让儿童的心声呼吁建设美好家庭。在启发儿童系统性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儿童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感。
儿童“乡村体育课”,这是驿站的一大亮点。“快乐运动 健康生活”是儿童公园项目落地的宗旨。乡间田野的乐趣无穷,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楼塔镇已有乡村研学基地-野孩子。孩子们需要玩中学,学中玩,我们另辟蹊径,开发了儿童户外体育公园,也可以理解为“儿童体育课”,它不同于纯粹的学校体育课,而是一处可以在玩耍中获得智力、体力、认知、协作的成长体验课堂。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复杂的,结合了孩子天性、美育、性格等特性,我们联合专业机构、老师也研发一系列的运动课程。体育课既可以让孩子们释放天性,找回童年的快乐,又能强身健体,促进身心的全方位发展。
我们要给“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这个决心和目标不会改变,将坚定不移的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正在大步迈向同时具备安全、智能、社交的现代化乡村社区的道路上,不断努力的实现幼有所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幸福之策。(陈沛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