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了解基层、获取民意最直接的途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将“实”字贯穿始终,查民情要实,定策略要实,得到的效果更要实。只有调查过程中了解了实际情况、想出了实际方法,才能得到让人民真实满意的效果。
做实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查实情。脚下沾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调查研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为破解难题打好“先锋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中有一条就是“调查研究下基层”,鼓励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证明只有沉下身子到基层调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去掉“美颜”滤镜、“作秀”剧本,用眼睛观察民情,用耳朵倾听民声,记录最真实的基层实际,如此才能“对症下药”,解决民之所需,建立更密切的干群关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做实调查研究要联系群众思实策。李强总理强调:“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是好事,制定对策是难事,要追求效果“最优解”,用好“共同缔造”方法论,就得善于拜人民为师,虚心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听懂群众的“弦外之音”,从基层干部、群众的“牢骚话”中发现问题、寻找线索,挖掘出“接地气”“冒热气”的第一手资料,并认真梳理列出清单,从而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和破解之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有针对性、落地性、实效性的举措,靶向施力,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做实调查研究要真抓实干出实效。调查研究,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见效是根本。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是看群众满不满意,这就要求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调研工作的前提,紧盯民生领域存在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找准调研的主攻方向,将目标聚焦到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上,锚定目标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同时,还要做好转化运用“后半篇文章”,将总结出的好经验、提出的好措施、制定的好政策及时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坚决避免只追求调研报告写得好不好,不管对策措施落不落实的“纸上谈兵”之举,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对策措施,确保最终能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用实实在在的成效造福于民。( 储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