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读懂“千万工程”的发展逻辑

2023-09-07 20:57:24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头陀镇人民政府

“千万工程”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立足国情、省情、农情、民情,亲自调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省域典范。二十年来,“千万工程”用一次次接力跨越、迭代升级绘就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浙江样本”,我们要读懂“千万工程”的发展逻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千万工程”深刻回答了乡村建设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了价值导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千万工程”这场持续二十年的美丽接力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来时路,始终以矢志为民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的生动体现。我们党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推动党委、政府各部门职能工作向农村延伸的同时,积极探索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自治体系。坚定人民立场这既是入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信念力量,也是心中有民、一心向党的使命感,更是让老百姓“菜篮子”更丰富、“荷包”更鼓的责任担当所在,才在“浙”里造就万千美丽乡村,让亿万人民都有映入眼帘的全域美、持久美、生活美。

浙江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分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不同阶段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和农民诉求,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通过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内容从来就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认识和把握乡村发展实际,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传统农区,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推进工作。同时,充分把握乡村建设优势,既着眼于现实的和潜在的,又考虑到整体的和局部的,推动协调发展、扬长补短。要根据乡村振兴进展情况适时提升建设标准、改革力度,形成“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的良好局面。

系统观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二十年来,浙江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统筹抓好乡村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培育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人才振兴与乡村治理等工作;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带线、连线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管理,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涉及乡村建设方方面面。“五个振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必须统筹部署、协同推进,通过补短板、锻长板、强弱项,打好“组合拳”,激发乘数效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夏彤)

责任编辑:一升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