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识别人才要善用“望闻问切”

2025-08-16 14:57:59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委组织部

“治国之道,识才为先。”识别人才是领导者发现人才的重要方法,如何对识别对象进行准确的“画像”,避免识别失真、失准、失当,就要求善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真正把想做事、肯做事、能做好事的好人才找出来、用起来。

“望”表知里,做到对症下药。通过巧妙的谈话技巧引导谈话对象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谈话中听其思想、从谈吐中察其个性,确保谈出“真材实料”。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才,要主动打招呼,主动找话题,多用亲切的言语调节气氛,让其打开“心门”,打消顾虑,在宽松和谐的谈话环境中谈出对识别对象的真实评价;对性格外向、乐观健谈的人才,要采取漫谈和闲聊的方法,全方位了解情况;对于经验丰富、自我意识较强的人,要采取建议、咨询的方法,感知其思想、工作、学习情况。

“闻”声寻迹,明辨口是心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识别人员在与人才群众谈话中,要注重引导谈话对象用事实说话,既不能“笼统概之”,更不能“以偏概全”,要切实找到“亮点人才”、找准“人才亮点”。针对不同谈话对象的不同心态,要学会有选择地听,注重捕捉言外之意、听出话外之音,学会“正话反听”“细言粗听”“微言重听”,在零碎的信息中听出真实意图,在欲言又止的细节中听出“言下之意”。要听群众评判,听草野口碑。善于到群众中去听呼声、听牢骚、听建议,多角度观察了解人才。

“问”询到底,善诱找准病根。识别谈话重在“刨根问底”了解人才灵魂深处的“隐疾”。识别人员要做到“循循善诱”,尤其是当人才偏离话题或是没有谈到想了解的内容时,要采取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人才谈,让谈话回归主题,确保话题既展得开,又收得拢。遇到人才“不愿谈”“不多谈”“不敢谈”的问题,可以通过“直接问”的方式,主动提,让人才“打开天窗说亮话”“打破砂锅问到底”,把问题“摊”出来、“晒”出来,放在桌面上,公开谈,公开说,确保把问题谈深、谈透、谈准,从而防止用人不当甚至带病提拔。

“切”脉察真,诊治关键要害。在识别谈话过程中,识别人员要全面汇总、甄别筛选识别了解到的内容,结合被识别者的年度考核、个人档案以及个别调查等材料进行佐证,真正做到去伪求实。对人才反映的具体问题要认真核实,准确定性;对人才反映的敏感问题,更要慎重对待;对人才反映的隐蔽线索,要弄清实情;最后把所有收集到的情况集中起来,过滤筛选、相互印证、把脉会诊,借助“回头看”、询问纪检监察部门分析,确保选出政治过硬、实干担当,人才群众满意的好人才。(李琴)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