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将近,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在即,广大党员干部将迎来“开学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起承转合”的关键阶段,要想学得轻松、学得高效,掀起学习热潮,党员干部要备好开学“文具盒”,将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书写得更精彩。
备好一只“记录钢笔”,在不断积累中“学思践悟”。边学边记、边学边悟,应成为党员干部的生活常态,要勤提笔记录,写“心得”悟“真知”,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原著、《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等学习资料上做好创新观点和思想精华的重点圈画,以“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学习自觉不停地练习和积累,做细“学习笔记”,学懂弄通“硬核”知识点。记录好学习笔记,才能在新一轮主题教育中以不断丰盈的“知识库”、澎湃不息的“精气神”去闯关夺隘。
备好一颗“纠错橡皮”,在不断改正中“勇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这次主题教育,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第二批主题教育既要学习借鉴先进做法经验,更要用好“纠错橡皮”,承担着接续整改、跟踪落实的责任,要坚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着力将问题查实改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备好一把“检验尺子”,在不断评估中“行稳致远”。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主题教育的最终阅卷人,让人民群众满意,才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尺子”。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将群众呼声置顶、把测评纳入绩效,借助新媒体互动、监督电话信箱、公示栏等平台,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基层调研等方式,深入掌握民意民情、感知百姓冷暖,形成评估—整改—反馈的闭环且可循环工作机制,坚决打破形式主义的“精美包装”“隐形外衣”,才能赢得人民支持和拥护,推动主题教育更走心。(王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