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工作会议6月28日至29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做好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年初,我满怀无限憧憬加入了组工干部的大家庭,对组织部最初的了解是从“组织部的灯是‘信念’之灯、组织部的灯是‘为民’之灯、组织部的灯是‘勤政’之灯、组织部的灯是‘担当’之灯、组织部的灯是‘清廉’之灯”开始的,对于学生时代的我来说,组织部无疑是神秘的,是“不明觉历”的。参加工作的这几个月,从刚刚接触工作的手足无措,到现在慢慢熟悉的初出茅庐,工作的时间虽不长,也被优良的部风所深深的感染和激励,对组织部的“灯”也有了新的感悟。
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我追寻的勤学之“灯”。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必然越高。作为新入职的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求学精神,多看领导讲话、上级文件、部门总结等材料,学习好中央、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各项政策方针,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学习做好工作的经验方法,在钻研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熟悉并掌握其他科室的业务,把知识经验的积累升华为思维模式的更新,进而转化为工作的源泉和动力,做到绠短汲深,学以补之。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我追寻的苦练之“灯”。组织部的人总是目光如炬,腰身挺直,走路永远都带着“风”,忙碌是组工干部的常态。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新征程当有新作为,要享受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步步探索之中,而不是迷恋在小成即安、小进即满的“温床”;要享受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而不是陶醉于过往成绩的“昔日功”“当年勇”;要享受应对挑战、克服阻力的过程,而不是沉溺于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日常工作要干在实处,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见微知著的工作能力,争取在工作中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从老干部服务保障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从人才引育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从“模范”支部创建到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每一项工作都是“大事”,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办事,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为组工萌新,要发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无畏精神,以螺丝钉精神在自己的岗位默默耕耘,无论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努力做好自己,发光发热,总会得到回报,正如文章里那句话,“组织部的灯亮着,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有希望,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希望,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就有希望”。(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