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深入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基层调研不是走马观花,要坚持问题导向,离开了“问题”的调研,就会变形走样,迷失方向。李强总理也强调:“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到一线去,把握好调研主动性。
精准把握,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写道:“‘准’就是不仅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对现有产业完善规划,对现存问题找准突破口,坚持从实际出发,把调研什么、怎么调研、调研结果理清楚。把群众反馈多、干部调研难等突出问题作为调研“主战场”,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把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精准把握结症所在,解决基层调研疑难杂症。
“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假调研、调研难大多是没有把握问题所在,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背阴胡同”是问题症结所在,也是解题破题关键。只有掌握客观、全面、准确的第一手材料,才能把“背阴胡同”情况摸清,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只要主要矛盾解决,其他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要直面矛盾和问题,寻求破解矛盾的“钥匙”,拿出解决问题的“药方”。
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基层的矛盾和问题纷繁复杂,一个难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几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同问题要对应不同的解决办法,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调研过程中要看到资源的优势和不足,看到事物发展规律和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孟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