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诗歌是深植于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感表达,近日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将进酒》《黄鹤楼》《行路难》等48首传世名作将中华传统文化娓娓道来,带我们从不同的视角领略唐朝文化,品读古诗,寻求诗味,探明诗意,从千古名篇中汲取智慧的启迪。
“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长安是大唐诗人的理想之地,但是天下捷径不为寒门所开,心中锦绣无法开口,“三万里”隐喻了诗人和理想之间的距离,空有凌云壮志,无法施展抱负,大展宏图。但是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早在1982年在正定工作期间就提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消除偏见,求贤若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舞台无比光明。”我们逢此盛世,亦为大鹏,定要乘风破浪,追逐星辰大海。
励志笃行,常怀“乘风振奋出六合”的信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生逢伟大时代,当有崇高理想,振翅高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坚定“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信心;坚定“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决心;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永葆赤子之心,激扬奋斗之志,在海阔天地之中自由翱翔放飞梦想,在新时代征程中激扬青春开辟天地,不断锤炼思想意志,练就过硬本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做“甘为孺子牛”的人民群众贴心人,克己奉公,以俭修身,卓然独立,承续爱国情,始终保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志存高远,昂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李白一生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挣扎,高适大器晚成,郭子仪有过被判罪甚至要被斩首的经历……但他们在自己人生的困境中依然坚持往前,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敢于“欲比天公试比高”,始终奋发有为,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将困难变为垫脚石,变为提升自己的磨刀石,敢“下深水”、“涉险滩”、啃“硬骨头”、接“烫手芋”,永葆实干之风,敢于艰苦奋斗,“长风破浪会有时”,只要“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不畏艰难,永续“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姿态。“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要有超世之才,亦要有坚韧不拔之志。“海纳百川永不满,流风余韵炼而精。”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机会不会到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手中,我们要坚定“读万卷书”的志向,葆有“行万里路”的气魄,时刻保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态,积极探索求知,不断积累经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练就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百折不挠、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精神,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在干事创业中增长才干,定会“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惧任何困难。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我辈不是“蓬蒿人”,我辈皆是“大鹏鸟”,我们承古贤经略,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昂首阔步向前行,展望未来,开创未来,持书仗剑耀中华。(赵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