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时常牵挂青年干部的成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选调生作为刚踏出校门的年轻干部,要想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选调生也应当在基层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成为一名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者。
以“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的信念,强化“掌中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理论武装。我们应当常怀对知识的渴望、对理论的钻研、对思想的敬畏,珍惜在基层这个“大学堂”里广泛学习的机会,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论武装,在书本创造的丰盈精神世界中领略浩瀚历史和理论,在现实村中生活下成长、感悟、蜕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人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如何学习并巩固相关知识,一是要坚持系统思维,注重辩证思考。不以一家之言下定论,通过不同书籍来进行互相印证、对比,加深理解、透彻分析,追求“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更高境界;二是坚持学以致用,注重交流提高。多与基层工作人员交流经验,学习他人的优秀做法;三是坚持自洽从容,注重砥砺心性。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气馁,在失败中耐下性子,积累经验,探索成功的路径。
以“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的态度,淬炼“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实践担当。在基层工作中,空有满腔理论抱负,而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够的,基层工作是与人民群众连接最紧密的,在日常工作中“纸上谈兵”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应当内化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以“胸中有丘壑”的从容磨砺我们“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态度。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是要善于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如今的我们有着更多的学习机会,也更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学有所成并通过实践真正做到造福人民;二是能够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面临的基层问题虽大同但存小异,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未必可以完全复制,因而因地制宜便成为我们在借鉴学习和实际运用过程中必须秉承的重要原则之一。三是发扬吃苦耐劳精神。任何工作的开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前方可能是多重困难甚至是危险的考验。只有克服各种挑战,才能够学到真知识、真本领。作为新时代驻村选调生,我们所需要迎接各种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扬吃苦耐劳精神,于奋斗中谋发展,于发展中谋富强。(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 张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