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文明交流互鉴促发展

2023-07-25 16:00:05 | 来源: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人民政府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23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在人类历史漫长的进程中,不同的文明和谐共生,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以和而不同的的眼光来看待差异性,对待多样性,在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应抹黑打压其他文明,也不应鼓吹唯我独尊,始终秉承开放包容的姿态取长补短。

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发展进程,孕育出的文明,各具特色,独具魅力,精彩纷呈,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世界变革和促进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社会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中,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推动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共同绘就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能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大势所趋,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赢。另一方面面临气候变化、生态污染、国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仅仅凭借一国之力难以应对,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加强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通过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力量,贡献智慧。

未来,要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独特的中国智慧,同时要勇于担当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让不同文明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杨月卿)

责任编辑:李入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