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反复无常不断拉扯着群众神经,今年的“倒春寒”更是让一些网民发出了“在疫情中躺平”、“与新冠共存”的言论,希求以漠视新冠病毒危害性的方式,免除个人在疫情防控上的义务,从而换取社交行为上的“自由”。然而,戴着口罩惶惶终日乃是假躺平,毫无顾虑拥抱自然方显真自由。在疫情警钟再次敲响、群众思想开始动摇的当下,我们更应对疫情现状保持清醒、对最终胜利胸怀斗志、对防疫措施心有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现行防疫政策。
疫情当下,要保持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清醒。其一,正确认知疫情危害。目前,新冠疫苗不断推广、应对手段不断完善,疫情重症率及致死率显著降低,不少群众因此从最初的恐慌转为不屑,甚至开始支持“大号流感”论。然而,重症率、致死率并非考量疫情危害的唯一指标。部分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亦存在影响大脑活动等身体机能的可能性。在后遗症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对疫情保持盲目乐观的态度显然是不合适的。其二,正确认知医疗资源。在我们为各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报道所感动的同时,也需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医疗资源尚无法妥善应对自身疫情爆发的情形。现阶段,区域间的资源调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仍需坚持现行动态清零政策。
疫情当下,要胸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中华民族曾直面多起疫情,与SARS病毒、禽流感等均有过正面交锋,而后者无不铩羽而归。诚然,较之以往,新冠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疫情具有更多的反复性,但这并非举手投降的理由,而更要求我们凝心聚力、共同面对。疫情是一场大考,是时代交给所有人的问卷,每个人都应树立主人翁意识、担好负责人角色,不以私利逃避应尽义务、不因私欲减损防控成效,以坚定的决心、必胜的信念,打好疫情保卫战。
疫情当下,要心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变异性、强生存性、传染能力以及全球的疫情态势都决定了国内的疫情保卫战势必无法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注定呈现反复拉锯的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坚持防控是徒劳无功。从数据上看,即便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当下,我国新增确诊人数仍远小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累计确诊人数与之相比更是微乎其微,正是对动态清零政策始终如一的坚守,才让华夏大地成为一方净土。从措施上看,由封区封城转向划定三区、分类设防,由大众恐慌转向响应迅疾、有条不紊,正是对动态清零目标始终如一的追寻,我国的疫情防控体系方能逐步迭代,从而形成对经济影响小、对人员管控少而对防疫效果好的现状。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当前严峻的疫情态势面前,我们更需凝聚共识、同心同德,为着最终的胜利守好个人、家庭与国家的防线。(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委组织部选调生 胡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