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这个主题告诉我们,一名医学生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必须常修从医之德、常练救人之术,扎根基层,修德砺能,在实践中“接地气”“沾泥土”,知行合一,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快速成长成才。
“医乃仁术、济人为本”,医学生要常修为医之德。“德为技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医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是医者从业立术的最根本思想基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钟南山面对新冠疫情,临危受命、迎难而上;“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被称为高原“生命的保护神”。前辈们修医德、行仁术的大医情怀,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新时代的医学生要学习他们的高尚医德,要将“普救含灵之苦”作为行医之目的,心怀大爱、热忱付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关心、关爱、尊重、保护和真诚善待病人,一视同仁、爱人如己,时时处处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恪尽“贵义贱利,自正己德”的廉洁自律原则,不以医谋私、淡泊名利、无欲无求,明大德、遵医德、守公德、严私德,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以医者仁心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医贵乎精,仁术济世”,医学生要常练救人之术。“技为德之翼”。医务工作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医学专业技术,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增强业务本领、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用一把刀、一根针、一支笔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百年传奇人生;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一辈子致力于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开创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疗法;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前辈们精勤不倦、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和发展医疗技术,无愧为真正的“苍生大医”。新时代的医学生要努力向这些老专家、老前辈学习,常练救人之本、救人之术,努力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练就一身能解决实际问题、能破解棘手难题、能解除群众疾苦的真本事、好本事、大本事,把青春的精彩写在每一次认真问诊查体里、每一次精心治疗手术里、每一次为生命护航的坚持里,快速成长为一名人民群众健康的合格“保护神”。(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