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前,“眼力”“脑力”“脚力”不可或缺。
首先,要有识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眼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呈现出不同表现,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有显性问题也有隐性问题,有表层次问题也有深层次问题。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变异性、隐藏性,“火眼金睛”必可不少。比如,一些地方重“迹”不重“绩”,把“痕迹”当“政绩”,这就是我们要精准识别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实生活中,“痕迹管理”比较普遍,层层要求事事要留痕迹,入户慰问困难党员要拍照、定期走访贫困户要签字、森林防火巡查要录像,各级都说只有留了痕迹,才好佐证工作有推进,基层无法提出异议只能服从,干部就陷入了一系列所谓的事务中。
其次,要有审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脑力”。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锻炼深刻剖析“脑力”,才能站在政治的高度来审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形式主义背后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功利、实用主义作祟,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担责,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官僚主义背后是价值观走偏、权力观扭曲,官本位思想,盲目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是一些党员、干部心里没有群众更没有群众利益。
第三,要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脚力”。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拿出恒心和韧劲,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脚跟要稳、脚步要勤、脚印要深,方能化风成俗。整治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整治官僚主义,要督促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清除“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等现象。(龙岩市上杭县太拔镇人民政府 黄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