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引有德之师,办有魂思政课

2020-09-10 09:17:06 | 来源: 中廉在线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新时代下,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铸魂者,承担着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责任。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让有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思政课。坚持以政治过硬作为师德师风的第一要求,挑选政治信仰坚定,身体力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政课教师来讲思政课,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改变传统说教模式,让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教育方式贯穿思政课教学始终。鼓励各层次各类别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类学习教育方案,持续深入推进思政课内容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理念,着力正本清源,引正纠偏,主动占领,主动渗透,充分发挥理论的战斗力和说服力,主动回答和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注重多种形式教学,让思政课教学成为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方式。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一线与教学辅助部门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趣味性。

强化教学过程把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政课教育始终。要加强对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等过程的政治把关,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解决好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筑牢师生的“精神家园”,积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党群工作者 陈妙欣)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