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做出重要部署,强调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员教育培训的所学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促进自身发展,做新时代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
把握“思想之舵”,让党员教育培训内化于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内化于心做表率,感悟思想伟力、把握思想之舵,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如果不能深刻的认识到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不能将培训所学所得内化于心,那么结果只能是浮于表面,既浪费了学习资源和时间,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补足“精神之钙”,让党员教育培训适应自身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真学真信中,不断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同时也应立足于工作实际,基层党员干部应更多的参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农业农技等方面的培训课程,让培训内容兼具科学性、适用性和针对性。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基层干部筑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
筑牢“信仰之基”,让党员教育培训外化于行。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强化理论武装,更要将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所学所得投入实践,把课堂和社会融为一体,把基层一线作为自己的实践课堂,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基层党员干部要身入群众、心沉基层、情至一线,用自己的所学所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不断实践中增强实干本领。学中干、干中学,更好地把党员教育培训效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潜山市黄泥镇人民政府 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