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广大党员干部务必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多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从而谋定“思路”、避免“套路”、形成“回路”,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第二批主题教育直接面向基层、对象更多、范围更广,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一根“线”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倘若在统筹主题教育和本职工作中,“穿错了针”“引乱了线”,极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影响主题教育实际成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主题教育的计划性、前瞻性和主动性,要找准主题教育的切入点,从一开始就深入谋划好方案制定、调研课题、党课安排、内容培训、机制运转等“全要素”,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自觉打“提前站”、上“预习课”,由点及线、接线成面勾勒轮廓,提前收集基层一线相关信息,为主题教育探好路、打基础。
这次主题教育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要求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党员干部要敢于正视问题,要沉到乡村一线,脚步往下迈,眼睛往下看,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握好全局和局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探求问题真正成因和症结,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底数心中有数、问题研析“丝丝入扣”。
主题教育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推动问题解决有始有终,形成完整工作“闭环”。要做到问题整改有“回路”,强化“有解思维”和“协同思维”,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强化上下联动、双向沟通,对深层次的矛盾问题靶向治理、对症下药,形成合力解决姿态,推动从“发现问题”向“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转变,让群众和企业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坚持着眼当下和放眼未来相贯通,将破解难题的硬核举措和路径模式转化成理论和制度成果,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切实擦亮主题教育成色。(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