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实”是衡量调研工作的“硬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奔赴群众呼声最强烈的地方,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用实干诠释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的作用。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步子迈实,让调查研究有“温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查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讲排场”“比阔气”,而是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要想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就必须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走多看、亲力亲为。要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开展调研,做到“真情实意”深入“基层一线”,脚踏实地走访“百姓人家”,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调研重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多一些暖心行动,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了解的做法进行梳理分析,把群众的想法反映出来,把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扎扎实实将调研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摸清底子、找准路子把基础打实,让调查研究有“力度”。“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若是一味赶进度、求速度,就会陷入“钦差式”调研、“观光式”走访的误区,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匆匆而来做做样子、糊弄了事,转身便匆匆而去。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把握调查研究的本质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把准“实”的关键。要从走马观花的表面作风向下马观花的扎实态度转变,扑下身子到田野间了解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迈开步子到市井里感悟群众生活的烟火气息,真真切切摸清基层“家底”;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问题研究透彻,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压实责任、跟踪问效把工作抓实,让调查研究有“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基层的事务复杂且琐碎,涉及老百姓的方方面面,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党员干部切不能“一调了之”,让问题“原地踏步”甚至“一成不变”。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对调研出来的问题,要找准“突破点”,做到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对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帮助立行立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坚定“一根竿子插到底”的决心,明确目标方向、紧盯问题不放,做到问题不解决绝不松劲、解决不彻底绝不放手。(廖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