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被问到当选中国国家主席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主席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的回答到:“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主席的回答言简意赅,却信念笃定,饱含深情。
“我将我无,不负人民。”八个简单的汉字,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继续传承发扬“无我”精神,以“无我”不断提升“自我”。
以“无我”精神,坚定“自我”理想信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理想点亮人生道路,信念指引人们走向成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关键,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秘诀。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从小小红船一路披荆斩棘,发展成为现在的巍巍巨轮,正是我们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份理想信念一直推动着我们勇往直前、越挫越勇。在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的漫漫长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无我”精神,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思想,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以“无我”精神,提升“自我”为民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始终把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无我”的境界中,提升“自我”为民情怀。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一生,正是心系群众扎根基层,用极一生所能服务群众的典型代表,通过“无我”的默默付出,换来了中国约14亿人民的温饱,与群众结下了浓厚的鱼水之情。以“无我”提升“自我”,需要常怀为民之心。
以“无我”精神,扛起“自我”使命担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时刻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记在心头,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毅力苦干实干,为人民谋利,为百姓造福。在实际工作中,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工作做好,在履职尽责中扛起使命担当。“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用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带领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我”精神,用坚守使命,勇挑重担强大“自我”。(姚光健 贵州省黎平县龙形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