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开门纳谏找问题还是开“小灶”好

2021-09-28 16:29:27 | 来源: 中廉在线

日前,江苏省邳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为切实找准各驻在单位在“庸懒散浮拖贪”上存在的问题,先后邀请了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律师等分别进行“一对一”“面对面”“闭门”式座谈,共征集驻在单位存在的各类问题31项,所有问题不仅具体实实在在,而且有事例支撑明明白白,这在以往召开的历次群体座谈会上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笔者认为,开门纳谏找问题还是少吃“大锅饭”,多开“小灶”为好。

开门纳谏找问题只所以要开“小灶”,更有利于被邀请者打消顾虑、敞开心扉、坦诚布公、直抒己见,真正将心里话说出来,把想讲的问题讲出来。这一做法,旨在改变过去群体式座谈时,参加座谈会人员在大庭广众之下,碍于情面或者心存顾虑,有的不敢讲、不愿讲也不多讲,即便讲了多数也是说好听话多、说难听话少;谈意见建议多、谈问题隐患少。目的是防止个人问题讲多了、讲重了,令在场驻在单位的领导坐不住、脸上挂不住,甚至会出现难堪下不来台的尴尬局面。所以,此时查找出的问题多是浮在表面上的共识,没有内在实质上的个案。长此以往,问题越找越少,但实际问题仍然存在,无形中助长了驻在单位问题的滋生、蔓延直至发酵,对驻在单位的长远建设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笔者认为,开门纳谏找问题也应力避形式主义,决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寻求好看,而做做样子、走走过场,甚至把一个普通的征求问题的座谈会,搞成了表扬会、喊好会、点赞会。如此一来,被邀请者侃侃而谈,专捡好听话讲;邀请者听着开心,频频谦虚致谢。这样征求问题的座谈会不开也罢,不仅问题征不到,还败坏了风气,影响了单位的公信力。

其实召开这样的座谈会,往往有了“面子”,丢了“里子”,更为重要的是丢掉了我们共产党人敢于接受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作为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尤其是基层派驻纪检监察部门更要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真正把“探头”和“哨兵”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召开社会各类群体“一对一”征求问题见面会,切实把驻在单位的问题找准。只有带着问题精准监督,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制止问题于初萌,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定力,全力推动驻在单位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邳州市纪委监委 朱玉军)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