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社会对我们现实社会已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网络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的好的话可以造福大众,比如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提升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国有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提高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便捷性等。但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网络就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网民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特别是,网络带给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事实上,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拓展和延伸,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而已,这一切网络本身并无什么错误,原因在于使用网络的有思想的人,而人通过教育可以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加强人们文明上网的理论武装、文化培养、道德建设、素养提升至关重要。
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是搞好网络道德教育的保证。在中小学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可以确定试点班级。选定几个个班作为网络道德教育试点班级。以学生带动大众,扩大覆盖面,加强营造网络文明使用的良好环境。
二、成立了网络道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下辖网络技术服务小组、网络教育日常管理小组、网络道德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各小组按计划、分步骤实施,从而做到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为,保证了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不留空档。
三、加强宣传,统一认识,是搞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前提。网络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应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它,面对网络给人们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粗暴地切断与互联网的联系,而要在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加强对道德教育,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净化网络环境。使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让人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人民政府 吴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