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1200多名学生蒸饭,“争”出当代青少年的“精气神”

2019-12-30 13:07:34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浦江县堂头中学1200多名学生蒸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老师介绍说,通过学生淘米、蒸饭、洗饭盒,养成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通过有秩序的排队分菜,吃饭,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由此可见,1200多名学生蒸饭,“争”出了当代青少年的“精气神”。(12月29日钱江晚报)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外卖、快递盛行,吃饭要自己亲手做,尤其是蒸饭,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追根溯源,一方面,个别学生在家里“养尊处优”惯了,从不“动手”做,只会“动嘴”吃;另一方面,家长“学习至上”理念根深蒂固,舍不得让孩子在劳动上“浪费时间”;此外,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学生吃饭都是“填鸭式喂法”,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做饭。

浦江堂头中学提倡蒸饭制,是教育理念一种新的探索,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是实践出真知。通过参与蒸饭,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二是回归教育本身。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加速”模式,让学生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享受学习和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三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摒弃懒惰的恶习,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少年的“精气神”。

当然,仅仅通过学校提倡蒸饭制探索教育理念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对学校来讲,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要将教育大计与使命担当相结合,要将教育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让学生通过受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家长来讲,要坚持德育优先理念,摒弃“唯成绩论”,要坚持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孩子“天天向上”。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书本中,也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要懂得实践方能出真知,知识不是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有趣的。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学生马飞从一名差生蜕变为宇航员的故事给了我们更多提示。1200多名学生蒸饭,只是一个开始,将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展现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张欣利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东田庄乡政府)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