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谷的星空下,仙侠氛围感拉满的夜景刚送走一批意犹未尽的广西游客。近日,山区的夜已经浸透了凉意,广信区华坛山镇卫生院的急诊室刚送走一位摔伤的游客,徐有波医生正低头整理病历,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呼救声:“医生!医生!快救救我老婆!”
他猛地抬头,只见民宿老板背着一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的老人冲进来,老人嘴唇发绀,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嘴中发出微弱的声音说“胸口疼痛、像有一块石头压在上面一样”。“快、去枕平卧!测血压心率!”徐有波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同时他心里咯噔一下,多年急诊经验告诉他,这绝非普通急症。
监护仪上的数字跳出来时,连旁边的护士都倒吸一口冷气:血压60/32mmHg,心率35次/分。“吸氧!建立双静脉通道!肾上腺素准备!”徐有波一边下达口头医嘱,一边解开老人的衣领,目光死死锁着监护仪上跳动的曲线,“不能停!千万不能停!”他在心里默念,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山区卫生院条件有限,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永远失去抢救机会,他必须在黄金时间窗里抢出一条生路。
22时20分,当患者的心电图图形稳定在屏幕上,徐有波医生迅速掏出手机拍下画面,指尖因为紧张有些发颤,却精准点中了胸痛救治单元微信群:“70岁女性,休克血压、低心率,考虑急性冠脉事件,请会诊!”发送的瞬间,他松了口气——至少,为远方的战友递去了最清晰的“战场地图”。
“初步诊断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马上转院!” 广信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乐亮一眼识危。120 急救中心调度指令随即发出:两部急救车分别从区医院和华坛山镇出发。在救护车出发前,他反复叮嘱随车医护人员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从接诊到送走患者的短短20分钟里,他的白大褂已被汗水浸透在石人乡路口完成接力,红蓝警灯在山路上交织成流动的生命线。
在华坛山镇卫生院,徐有波是出了名的“细节控”。同事们说,他的值班抽屉里永远备着手写的急救流程表、贴好标签的常用药品清单、充满电的备用手机——“他总说,山区急诊变数多,多一分准备,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这份对岗位的投入,早已融入他的日常。由于卫生院紧邻景区,往来游客络绎不绝,不管是不是节假日,急诊室的灯常常彻夜不熄,徐有波医生值夜班时,常常一夜无眠连轴转。
徐有波医生用专业与担当,在生命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让“医者仁心”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他的办公桌抽屉里,几本红色证书码得整整齐齐:2017 到 2018 年的 “优秀共产党员”,2021 年的 “最美基层医生”,2022 年的 “全区最美医师”,2023 到 2024 年的先进医务工作者…… 这些荣誉像勋章,刻着他在诊室与时间赛跑的日夜。
在望仙谷周边,这样的 “徐有波” 还有很多。广信区人民医院的李乐亮团队,24 小时盯着胸痛救治群的消息;120 急救车司机,把景区周边的山路熟记成 “生命地图”;乡镇卫生院连轴转的护士们…… 他们不是超人,只是把 “游客平安” 四个字,看得比自己的休息更重。
当望仙谷的晨雾漫过栈道,当星空夜市亮起灯笼,那些藏在角落里的白大褂,正用坚守写成最动人的风景。(汪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