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玉米正处于生长关键期,病虫害威胁悄然降临。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实现秋粮丰收,亳州市利辛县王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全面打响玉米病虫害防治“保卫战”。
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农户防治意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病虫害防治也不能落下啊!”在王市镇玉米病虫害知识宣讲现场,镇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朱宗胜对农户语重心长地说。为让农户充分认识防治重要性、掌握科学方法,王市镇多渠道开展宣传培训。
利用“村村通”广播每日定时播放防治知识,让农户在家了解最新信息;在村务公开栏张贴海报,详细介绍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借助微信等新媒体转发图文并茂的资料,方便随时查阅。同时,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举办多场技术培训班,对镇农技人员和各村种粮大户集中培训,内容涵盖病虫害识别、监测方法,以及药剂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等。“以前只知生病打药,却不知用什么药、何时打,参加培训后心里有底了,以后就知道怎么应对了。”刘寨村种粮大户老沈培训后说道。
精准监测预警,掌握病虫害动态。田间地头常见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持专业工具仔细检查玉米植株,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病虫害的角落。为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王市镇建立了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全镇设多个监测点,安排专人定期田间调查,详细记录病虫害种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信息。
镇农技站站长朱宗胜介绍:“我们每天分析整理监测数据,一旦发现病虫害有爆发趋势,立即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户及时防治。”同时,加强与周边乡镇信息交流共享,共同关注病虫害发生发展态势,做到联防联控,确保有效控制。
技术指导到田,确保防治科学有效。“李大爷,这株玉米上的是玉米螟,现在是低龄幼虫期,是防治最佳时机。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喷雾,注意均匀喷施,确保叶片正反两面都接触到药剂……”农技人员在前潘村玉米地耐心指导农户防治。为确保农户科学有效开展防治,镇农技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提供一对一指导。
针对不同地块、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技术人员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手把手教农户识别病虫害、选择合适药剂和施药方法。同时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利用诱虫灯、性诱剂等物理和生物手段诱杀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保障质量安全。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越来越多农户尝试绿色防控技术,既提高防治效果,又保护生态环境。
强化农资监管,保障防治物资质量。农资质量直接关系防治效果。为让农户用上放心农药、化肥等农资,镇政府组织人员对辖区农资市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药是否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复合肥养分含量是否达标、包装标识是否规范等。检查中,工作人员还向经营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经营管理制度,确保所售农资质量合格。
“我们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坚决依法处理,绝不姑息。同时提醒农户购买农资时选择正规门店,仔细查看包装、标识和质量检验报告等,避免上当。”镇分管农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强监管,有效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有力物资保障。
目前,王市镇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广大农户努力下,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病虫害得到初步控制。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和技术指导,密切关注病虫害情况,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防治工作全面胜利,为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朱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