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队伍建设是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根本所在。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在专业技术上予以培养,更要从理想信念、思想意识、政治理论方面加强培养,按照“党建引领”“知行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手抓思想建设,一手抓业务提高,培养一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以党建引领,培养思想坚定、政治合格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才培养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党建指引前进方向、激励创新精神、提高培养质量。要把培养专业能力与“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提升青年人才的思想道德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引领他们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记使命宗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把个人奋斗志向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成长与国家明天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爱党爱国,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敢于担当、勇于奋斗,成长为“思想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领”“群众信得过”的专业人才。
抓知行耦合,培养业务扎实、能打胜仗的人才。公共卫生涉及面广,问题多,专业性强,对业务能力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公共卫生保队伍要内外兼修,补短板强内功,不断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建设专业人才体系,要抓好培养基础人才和高精尖人才“两条线”,落实“知识+技能+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内容方面,要完善专业院校公共卫生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公共卫生学生在疾控中心训练实践的时间与内容,广泛开展全民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在培养方法上,要通过导师带教、项目开展、进修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加速青年人才成长。好钢需要磨练,要让专业人才多到防疫一线去经历“风吹浪打”,磨炼甘于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克服技能精进道路上的困难险阻,在突发处置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消除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重大风险的实战中成长起来,迅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专业人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各级党组织要把培养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压紧压实抓党建聚人才工作责任,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激活年轻人才成长成才的“一池活水”。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才能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吕智 四川省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