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9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讲话,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
一、持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实现了农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多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重点围绕刮痧疗法、灸法治疗、中药泡洗等农村社区喜好的中医学技术,逐步提升乡村医疗机构诊疗能力。
二、要重点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合理配置乡村医疗资源。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话题,而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实干,口说无凭。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农村医疗服务的资源配置合理性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人口的医疗质量,在今后医疗资源的配置上应着重考虑农村社区实际情况,有的放矢。
三、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统筹解决好乡村医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问题,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乡村医生队伍。会议指出我们要坚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敢为人先,在引进人才的方面挑起创新的重担,营造良好的氛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乡村医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他们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不容易。因此适当提高乡村医生的各项补助,保持队伍的稳定,拓宽乡村医生的晋升渠道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要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强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功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应该以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血压、血糖监测等服务,实现大病早发现、小病早治疗、慢病常管控。(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灵源街道办事处 林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