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作为能够确定被检测者是否感染病毒的科学方法,是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各地防控措施存在差异,一些地方不承认外地的核酸检测结果,要求重新检测,不仅给跨地区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大不便,还增加了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和支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7月29日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切实便利群众出行。通知要求,要高度重视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重要性,并明确不同渠道展示的核酸检测结果具有同等效力,该通知印发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有序出行和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点赞。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全国互认核酸检测结果最可靠的保障。个别地方为了避免防疫出现问题,要求务必时时处处严防死守,在认识上高度重视防疫是值得肯定的,但防疫与生产生活并非不可兼顾,将防疫对出行的影响降至最低,可以更好地调动百姓配合和参与防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实现相互促进。因此,化解百姓出行难,理当被当作有利于防疫的因素来看待和推进。
二、全国互认核酸检测结果,是完善统筹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招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有关部门应持续努力将疫情对公众的影响降至最低,从疏通出行堵点、提升外出的便捷程度等关键小事做起,真正回应百姓呼声,让百姓在细微之处都能感受到便捷的服务和真切的关怀。
三、强化监管和督查力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推动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并不意味着放松各地疫情防控责任,而是在全国互认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突出监管。一方面,要加大对核酸检测机构的监管和巡查,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要加强督导,确保各地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对不互认核酸检测结果的,要依法依规处理,对推动不里造成影响的地方予以通报。对个人违规使用假冒、篡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工作的运行和落实。
总之,疫情防控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要抓细抓实各项工作,进一步优化包括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等在内的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只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定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刘荣盛 贵州省锦屏县三江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